黄道窑 唐代重要瓷窑.在今河南郏县黄道村.1964年发现.产品以白瓷为主,兼烧黄釉,黑釉,白釉绿彩器。并生产花釉瓷,即以黑色,月白或灰蓝釉为地色,饰以天蓝色或灰黑色彩斑。成熟掌握了两色釉的烧成技术。因属郏县,亦可泛称“郏县窑”
唐钧,是黄道窑的代表性产品,俗称“唐花瓷”、“唐花釉”,在唐代被人称为“花翁”。黄道窑生产的花瓷罐,是在黑釉、黄褐釉及茶叶末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,显得格外醒目,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工艺开辟了先河。唐代遗物除花瓷和黄釉外,稍晚一些有白釉绿彩器,白釉略微泛黄,绿彩呈碧绿色唐代钧瓷的特征大致可用“厚重”来概括,。它以黑白为主色调,其间黑中泛蓝,蓝中隐白,蓝白相间,且釉体斑纹随着烧成温度高低有流动感,有着特殊的丰富的审美体验。这一美学成就与宋代钧瓷红紫相间的窑变斑彩十分相似,其根本工艺技法与宋代钧窑是一脉相承。故纳入了钧瓷的体系,称其为“启蒙期”,唐代黄道窑钧瓷的造型极为丰富,如碗、盘、壶、缸、瓶、炉、人物、动物摆件等。这表明唐钧既有使用类器皿,也向装饰、审美方面发展。